根管治疗10年后,我想对犹豫不决的人说些真心话
如果让我重新选择一次,我依然会在30岁那年做根管治疗,但一定会更谨慎地挑选医生。后悔的是当时太着急,光顾着解决牙痛,没仔细对比医院和医生的技术。后来认识不少做过根管治疗的朋友,成功的其实很多,我的问题主要出在初期处理不到位。(以下经历仅供参考,找对医生能大幅降低风险)
先说些不算的小问题
根管治疗虽然是很常规的牙科手术,但毕竟要处理牙神经。刚做完的一个月,那颗牙完全不敢碰硬物,现在十年过去了,咬苹果时还是会下意识避开。不过日常吃饭完全没问题,只是心理上总有点顾忌。另外有段时间对冷热特别敏感,好在半年后逐渐正常,应该和神经有关。
明显的变化是牙齿颜色。治疗过的牙比邻牙暗沉些,不过不凑近看不太出来。医生当年就提醒过可能需要后期做牙冠,但我一直没处理,现在倒是习惯了。
困扰的是偶尔反复的隐痛
做完头三年基本没感觉,但从第五年开始,熬夜或压力大时,那颗牙会隐隐酸胀。去检查过两次,医生说根尖没有炎症,可能是咬合负担导致的。现在学会了控制单侧咀嚼的习惯,症状减轻不少。
还有个奇怪的现象:天气骤变时牙齿会有轻微坠胀感,像能预知下雨似的。问过牙医,说是根管治疗后的牙齿微循环改变导致的,不算病理性问题。
关于治疗过程的真实体验
难忘的是次开髓的瞬间——其实打了麻药完全不痛,但听到器械“滋滋”钻牙的声音,手心里全是汗。整个过程大概去了三次,每次1小时左右。建议选个有耐心、愿意解释每个步骤的医生,我的主治医师当时还会放音乐缓解紧张感。
很多人怕术后疼痛,其实我的经验是:麻药退了后胀痛感类似轻微牙髓炎,吃两天药就好了。倒是后续戴临时牙冠的那周更麻烦,总担心黏胶脱落。
给考虑根管治疗的朋友几点建议
1. 别拖到半夜痛到撞墙才去检查,越早治疗保留的牙体越多 2. 拍CT比普通牙片更靠谱,尤其对复杂根管 3. 治疗后即使不痛了,也要按时复查根尖状态 4. 如果牙齿缺损大,别犹豫直接做牙冠保护
后想说的是,我这颗治疗过的牙今没松动也没蛀坏,已经比拔牙后种牙的同事省心多了。找对医生+做好后期维护,根管治疗真没传说中那么可怕。
关于年龄和时机的选择
现在20多岁的年轻人更注重早期干预是好事。我30岁才治疗其实有点晚了,当时牙神经已经部分坏死。家长们常觉得“牙痛忍忍就过去”,但事实上拖延可能导致整颗牙报废。当然,如果是60岁以上牙周病患者,医生可能会评估保守方案。
任何治疗都有利弊,关键是根据自身情况权衡。少对我来说,用这些微小后遗症换回十年正常咀嚼,值得。
注意事项补充
做完根管治疗的牙齿会变脆,要避免咬瓶盖、啃骨头这些动作。有健身习惯的人尤其注意,咬牙发力可能导致牙裂。另外建议每半年洗牙时顺便检查治疗牙的封闭剂是否完好,这是预防继发龋的关键。
(本文所述为个人经历,具体治疗方案请以牙医评估为准)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