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疼不是病?小心牙体牙髓病悄悄找上门!
深夜被一阵钻心的牙疼惊醒,含冰块、吃止疼药都无济于事——这可能是牙体牙髓病在作祟。作为口腔健康的"隐形",这类疾病初期症状隐蔽,但一旦发作往往来势汹汹。今天我们就来,如何及早发现和科学应对牙体牙髓病。
牙齿也会"感冒"?认识牙体牙髓病
如果把牙齿比作一座房子,外层的牙釉质是坚固的墙壁,而内部的牙髓则是藏在深处的"房客"。当龋齿、裂纹或外伤牙体组织,细菌便会入侵牙髓,引发炎症反应。常见表现包括:冷热刺激痛、自发剧痛、夜间加重,甚牵连半侧头痛。
临床上主要分为两类:可复性牙髓炎(早期及时治疗可)和不可复性牙髓炎(需根管治疗)。南方大学口腔医院数据显示,35岁以上人群中,约60%的拔牙病例源于未及时治疗的牙髓病变。
这些习惯正在毁掉你的牙髓
• 把牙齿当工具:开瓶盖、咬硬物会导致隐裂 • 偏爱"味":长期摄入高糖、酸性食物加速龋坏 • 刷牙走过场:横刷法+硬毛牙刷会磨损牙颈部 • 拖延看牙医:小洞不补终发展成深龋
值得注意的是,有些患者牙体表面完好却出现牙髓炎,可能与夜磨牙、牙齿过度磨损等隐匿因素有关。定期口腔检查就像给牙齿做"体检",能发现肉眼看不见的问题。
治疗选择:从补牙到根管的"升级打怪"
对于早期龋齿,简单补牙即可解决问题。当病变波及牙髓时,治疗方案会复杂些:
1. 活髓保存术:适用于年轻恒牙的局限炎症,用生物材料促进牙髓修复 2. 根管治疗:清除感染牙髓,三维充填根管,超90% 3. 显微根管:对于复杂根管系统,显微镜能找到所有分支
"很多人听到根管治疗就害怕,其实现在有麻醉和镍钛器械,整个过程比补牙稍长但舒适度大大提高。"北京医院口腔科提醒,完成治疗的牙齿建议做牙冠保护,避免脆裂。
治疗后护理决定"使用寿命"
刚做完治疗的头几天,牙齿可能有轻微胀感,这是正常现象。需要特别注意:
• 避免用患牙咬硬物2-3天 • 使用含氟牙膏强化剩余牙体 • 牙冠修复后仍需每日清洁边缘 • 每6个月拍片复查根尖状况
日常维护中,巴氏刷牙法+牙线清洁能有效预防二次感染。对于糖尿病患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,更要重视口腔菌群平衡。
预防胜于治疗:给你的牙齿上保险
• 儿童期:窝沟封闭剂给磨牙穿上"防护衣" • 成年人:每年洁牙+探诊检查 • 老年人:定期处理根面龋和磨损 • 孕妇:孕中期是治疗窗口期
记住这个数字:当牙齿对冷热敏感超过10秒,或者夜间自发疼痛,请立即就诊。早期干预不仅能保留天然牙,还能省下后期高昂的种植费用。保护牙髓健康,从今天的一杯温水漱口开始吧!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