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要洗牙?看完这篇你就懂了
近几年,洗牙逐渐成为许多人定期口腔护理的一部分。但仍有不少人觉得洗牙是可有可无的项目,甚担心洗牙会伤害牙齿。今天我们就来洗牙那些事儿,告诉你为什么要洗牙,以及洗牙到底有没有必要。
洗牙到底是做什么的?
很多人对洗牙的了解仅停留在“清洁牙齿”这个层面,但洗牙的真正作用远不止于此。洗牙学名叫“龈上洁治术”,主要是通过超声波或手动器械去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、牙结石以及色素沉积。这些污垢单靠日常刷牙很难清除,长期积累会导致牙龈炎、牙周病甚牙齿松动。
牙结石就像牙齿上的“水泥”,它由食物残渣、细菌和唾液中的矿物质共同形成,紧紧附着在牙齿表面。刷牙只能清理软垢,对硬化的牙结石为力,这时候就需要洗牙来解决。
洗牙会不会伤害牙齿?
很多人担心洗牙会磨伤牙齿,其实正规的洗牙操作是不会损伤牙釉质的。超声波洗牙的原理是通过高频震动震碎牙结石,而不是靠物理摩擦刮除。的牙医会调整仪器强度,确保只清除结石而不会损伤牙齿。
洗牙后可能会感觉牙齿敏感,这是因为牙结石清除后,原本被覆盖的牙根暴露出来,短时间内对冷热刺激较为敏感。这种情况通常几天内就会缓解,可以使用感牙膏帮助。
多久洗一次牙比较合适?
一般来说,建议每6-12个月洗一次牙。具体频率可以根据个人口腔情况调整:
1. 口腔健康人群:每年1-2次即可;
2. 容易长牙结石或轻度牙龈炎者:每6个月一次;
3. 吸烟、爱喝咖啡茶饮者: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清洁。
记住,洗牙不是一劳永逸的,定期维护才能保持口腔长期健康。
哪些人特别需要洗牙?
虽然每个人都需要定期口腔清洁,但以下几类人群更应重视洗牙:
1. 刷牙经常出血的人:这可能是牙龈炎的信号;
2. 牙齿表面有黄色或黑色沉积物的人;
3. 口臭的人:牙结石往往是口臭的元凶;
4. 准备做牙齿矫正或修复的人;
5. 备孕女性:孕期激素变化容易引发牙龈问题。
洗牙后需要注意什么?
为了让洗牙保持更久,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
1. 洗牙后24小时内避免食用过冷、过热或刺激性食物;
2. 避免吸烟、喝浓茶、咖啡等容易染色的饮品;
3. 继续保持良好的刷牙习惯,建议使用巴氏刷牙法;
4. 配合使用牙线清洁牙缝;
5. 如果出现持续敏感,可以使用牙膏。
关于洗牙的几个常见误区
误区一:洗牙会让牙缝变大
:牙缝变大是因为洗掉了原先填满缝隙的牙结石,这正好说明洗牙的必要性。
误区二:洗牙会让牙齿变白
:洗牙主要功能是清洁而非美白,它能去除外源性色素,但无法改变牙齿本身的颜色。
误区三:洗牙一次就够
:口腔清洁需要长期维护,单次洗牙只能维持几个月。
选择合适的洗牙机构
洗牙虽说是常规项目,但仍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:
1. 查看机构是否具备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;
2. 确认操作人员是口腔医生或持证洁牙师;
3. 观察诊疗环境是否整洁,器械是否严格消毒;
4. 建议选择可以拍牙片的地方,能更了解口腔状况。
写在后
洗牙是预防口腔疾病经济有效的方式之一。与其等到牙齿出现问题花大价钱治疗,不如定期做好预防性清洁。记住,健康的口腔不仅关乎牙齿,还与全身健康息息相关。现在就把洗牙列入你的年度健康计划吧!如果你已经超过一年没洗牙了,建议尽快预约口腔检查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