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病是什么?出现这些症状千万别忽视
刷牙时牙龈出血、吃东西容易塞牙、口气越来越重……这些看似平常的小问题,可能是牙周病发出的警报。作为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,我国35岁以上人群中有超过八成受到牙周问题困扰,但真正重视并规范治疗的人却很少。
牙周病比你想象的更危险
牙周病不是简单的"牙龈发炎"。当牙菌斑长期堆积在牙齿表面,会逐渐形成坚硬的牙结石,细菌持续刺激牙龈,终导致支撑牙齿的牙槽骨被吸收。这个过程就像温水煮青蛙,早期几乎没有明显疼痛,等到牙齿松动时往往已经错过佳治疗时机。
更值得警惕的是,牙周病菌可能通过循环影响全身健康。大量医学研究表明,重度牙周炎患者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25%,糖尿病患者血糖更难控制,孕妇早产概率也会上升。
5个自测方法发现早期信号
1. 观察牙刷:刷牙后刷毛是否带血丝
2. 照镜子:牙龈颜色是否从粉红变成暗红
3. 按压测试:用干净手指轻压牙龈是否松软出血
4. 口臭检测:是否长期存在难以消除的异味
5. 牙齿变化:是否出现牙齿变长、缝隙增大
这些症状出现1-2个就该警惕,如果同时出现3个以上建议尽快就医检查。千万别等牙齿松动才后悔莫及,早期干预治疗难度和费用都会低很多。
不同阶段的应对策略
牙龈炎阶段:洗牙+正确刷牙就能逆转,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。
轻度牙周炎:需要龈下刮治去除牙根表面菌斑,配合抗菌漱口水使用。
中重度牙周炎:可能需要进行牙周手术,松动牙齿可能需要拔除后修复。
值得注意的是,牙周病治疗不是一劳永逸的。就像高血压需要长期管理一样,牙周炎患者需要建立终身维护意识,定期复查才能保持治疗。
预防比治疗更重要
预防牙周病其实很简单,关键是要做到:
- 每天有效刷牙2次,每次少2分钟
- 牙线清洁牙缝,这是牙刷够不到的死角
- 每半年到一年洗牙1次,清除顽固牙结石
- 控制烟酒,减少对牙龈的刺激
- 均衡饮食,维生素C摄入
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,建议选择软毛牙刷,刷牙时采用巴氏刷牙法(45度角轻压牙龈沟),并配合医生建议使用牙缝刷或冲牙器。记住,再贵的电动牙刷也不如正确的使用方法重要。
关于治疗的常见疑问
洗牙会让牙缝变大?
这是典型误区。洗牙后感觉牙缝变大,其实是清除了原本填满缝隙的牙结石,暴露出真实的牙齿状态。
治疗会很痛吗?
现在有舒适化治疗选择,正规医疗机构会根据情况使用表面麻醉或镇静技术,绝大多数患者都能耐受。
能完全治好吗?
早期发现可以完全控制,晚期病例虽然不能完全,但规范治疗能有效延缓进展。关键是要找牙周科医生制定个性化方案。
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门户,牙周病防治需要医患共同努力。如果你已经很久没做过口腔检查,建议抽时间去正规医疗机构做个评估,别让小小的牙龈问题影响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