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腔修复的常见方法有哪些?医生为你详解5种主流方案
吃不了硬东西、说话漏风、笑容不自然——牙齿缺损带来的困扰,很多人正在默默忍受。作为从业15年的口腔修复医生,今天想用直白的方式和大家:牙齿出现问题后,我们到底有哪些靠谱的修复选择?
种情况:缺一颗牙怎么补?
当单颗牙齿缺失时,种植牙是目前接近天然牙的选择。就像在牙槽骨里"种"下金属牙根,再装上牙冠。有个40岁的患者先生,右下磨牙缺失三年没处理,结果邻牙倾斜导致咬合紊乱。做完种植后他感慨:"早该来修复的,白受了这么多年罪。"但要注意,牙槽骨条件差或患有慢性病的人群,需要医生评估是否适合。
多颗牙缺失的解决方案
对于连续缺失2-3颗牙的情况,可以考虑桥体修复。就像搭桥一样,用两边健康牙做支撑固定假牙。但需要提醒的是,这会磨损邻牙约1-2毫米的牙体。上周接诊的李阿姨就遇到这个问题,她后选择了局部义齿作为过渡方案,等身体条件允许再做种植。
半口/全口牙缺失怎么办?
很多老年朋友面临全口牙缺失的困扰。现在主流方案有:传统全口义齿、种植覆盖义齿和All-on-4种植修复。具体说个:张爷爷戴传统假牙总打滑,后来改用种植体固位的覆盖义齿,吃饭时终于能尝出饺子馅的香味了。不过要说明,每种方案都有适应症,需要结合牙槽骨吸收程度来判断。
牙齿缺损但牙根还在?
这是容易被忽视的情况。如果牙冠缺损但牙根健康,完全可以考虑桩核冠修复。就像给房子打地基,在牙根里植入桩钉,再套上全瓷冠。上周刚完成的病例:陈小姐门牙折断十年,一直用树脂贴面凑合,修复后她照着镜子说:"这才是我本来的样子。"
这些误区要警惕
经常遇到患者问:"医生,网上卖的3D打印牙能用吗?"这里必须说明:任何修复体都需要的咬合设计,不是简单形状。还有患者觉得"缺颗后牙不影响美观就不管",其实会导致邻牙移位、对颌牙伸长等连锁反应。去年接诊的吴先生就是典型例子,放任不管五年后,修复难度和费用都翻倍。
选择修复体要注意什么?
建议重点关注三点:一是生物相容性,比如钴铬合金、全瓷等材料各有特点;二是咬合舒适度,需要1-3次调改是正常过程;三是使用寿命,普通烤瓷冠约8-10年,全瓷冠可达15年以上。千万别被"终身保修"这类宣传误导,再好的修复体也需要定期维护。
后想说,牙齿修复没有"好",只有"适合"。建议先到正规医疗机构做检查,包括口腔CT、咬模分析等,医生会根据你的牙槽骨状况、咬合关系、预算等因素,给出个性化方案。记住:及时修复不仅能功能,更能预防更复杂的口腔问题发生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