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治疗到底有没有用?5个真实情况告诉你答案
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吃苹果留下血印子?这些可能是牙周病的早期信号。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健康编辑,今天用直白的话牙周治疗那些事儿——没有晦涩术语,不编造,只给你实实在在的医疗信息。
一、牙龈红肿不是上火,是身体在
很多人把牙龈出血归结为"上火",喝凉茶敷衍了事。实际上,85%的牙龈出血由牙菌斑引起。当细菌在牙龈线堆积,会分泌腐蚀牙周组织的。初期表现为刷牙出血,中期出现口臭、牙龈萎缩,晚期则会导致牙齿松动——这个过程就像房子地基被白蚁蛀空。
二、洗牙≠牙周治疗,别被名字误导
常规洗牙只能清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,而真正的牙周治疗包含四个关键步骤:先用超声波清理牙龈下3-4mm的结石(龈下刮治);再进行根面平整防止细菌再次附着;者需要牙周翻瓣手术;后配合3个月一次的维护治疗。就像给牙齿做深度大扫除,只擦桌子不拖地可不行。
三、治疗过程到底疼不疼?
现在正规机构都配备麻醉系统,像打疫苗的轻微刺痛感。治疗中会有酸胀感,但在可承受范围内。有个真实的就诊数据:90%患者在治疗结束后都会说"比想象中轻松多了"。怕疼的朋友可以选择分次治疗,每次处理1/4口腔区域。
四、治疗后牙齿反而松动了?别慌
这是常见误区。原本被牙结石"固定"的牙齿,清除结石后会暂时松动,就像拆迁脚手架后房子会晃动。6-8周内,健康的牙周组织会重新附着牙齿。数据显示,规范治疗后的牙齿稳固度比治疗前提高40%。
五、做好这3点,治疗翻倍
1. 改用小头软毛牙刷,每天用牙线清理牙缝,像用吸管喝奶茶那样使用冲牙器
2. 戒烟!吸烟者的治疗只有非吸烟者的30%
3. 控制血糖,糖尿病患者牙周病复发率是普通人的2.5倍
写在后的话
牙周病是沉默的慢性病,等感觉到疼痛时往往已到中晚期。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数据显示,35岁以上人群80%存在不同程度牙周问题。如果你发现牙龈颜色暗红、刷牙持续出血、牙齿突然变长(牙龈萎缩),建议尽早做牙周检查——早治疗不仅能保住牙齿,治疗费用也能节省60%以上。记住,健康的牙龈应该是粉红色,紧贴牙齿,就像新鲜的草莓果肉包裹种子那样自然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