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体牙髓病是什么?怎么治疗?医生解答
很多人可能没听说过牙体牙髓病,但如果提到"牙疼到睡不着""牙齿发黑有洞",可能立刻就懂了。牙体牙髓病其实是牙齿硬组织(比如牙釉质、牙本质)和内部牙髓(俗称"牙神经")出了问题,常见的有蛀牙、牙隐裂、牙髓炎等。如果不及时治疗,轻则疼痛难忍,重则可能失去整颗牙。
为什么牙齿会得牙体牙髓病?
常见的原因就是细菌感染。比如吃完东西不认真刷牙,食物残渣在牙齿表面形成牙菌斑,细菌慢慢腐蚀牙齿,从浅龋变成深龋,后伤到牙髓。另外,牙齿磕碰导致隐裂、长期磨牙,或者做过不规范的补牙、烤瓷牙,也可能引发问题。有些人爱喝碳酸饮料、吃甜食,牙齿长期被酸性物质腐蚀,也会增加患病风险。
牙体牙髓病有哪些症状?
早期可能只是牙齿表面发黑或有个小洞,没什么感觉。但如果发展到牙髓炎,会出现这些典型症状: 1. 喝冷水热水时突然刺痛,甚吸口凉气都疼 2. 晚上睡觉时牙齿一跳一跳地疼,止疼药都压不住 3. 咬东西时某个位置特别敏感 4. 牙龈肿包、流脓(说明感染已经扩散)
治疗方法有哪些?
治疗方式主要看牙齿损坏程度: 1. 浅龋:直接清理腐坏部分,用树脂材料补牙即可,30分钟就能完成。 2. 深龋近髓:医生会先放保护牙髓的药物,观察1-2周再补牙。 3. 牙髓炎:需要做根管治疗,俗称"杀神经"。通过器械清除感染牙髓,消毒后填充根管,后套上牙冠保护。现在有显微根管技术,能更清理复杂根管。 4. 感染:如果牙根周围形成囊肿,可能需配合根尖手术或拔牙。
治疗过程会不会很疼?
这是大家关心的问题。现在的牙科治疗早已不是"拿铁钳硬拔"的年代了。正规机构会先打麻药,进口麻醉剂推注速度慢,痛感比打疫苗还轻。根管治疗过程中如果觉得不适,可以追加麻醉。治疗后1-2天可能有轻微胀痛,属于正常现象。
如何选择靠谱的牙科机构?
建议关注这几点: 1. 查看机构是否具备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,医生是否有医师资格证 2. 治疗室是否配备牙科显微镜、数字化拍片设备(比如CBCT) 3. 是否严格执行消毒流程,比如使用一次性器械包、高温灭菌手机头 4. 根管治疗建议选择有橡胶障隔离技术的机构,能避免唾液污染
治疗后怎么护理?
1. 补牙或根管治疗后2小时内不要吃东西 2. 避免用治疗过的牙齿咬硬物(如坚果、螃蟹壳) 3. 根管治疗后的牙齿建议做牙冠保护,否则容易劈裂 4. 每天使用含氟牙膏,配合牙线清洁牙缝 5. 每半年到一年洗牙并检查一次
关于牙体牙髓病的常见误区
误区1:"牙疼就吃药,不疼就不用治" ——药只能暂时压制症状,细菌仍在牙根,可能导致面部肿胀甚全身感染。 误区2:"根管治疗后的牙齿是死牙,迟早要拔" ——做好牙冠保护的牙齿能用很多年,比种植牙更保留原生功能。 误区3:"小孩乳牙坏了不用管,反正会换牙" ——乳牙早失会影响恒牙萌出,导致牙齿排列不齐。
预防比治疗更重要
1. 每天刷牙两次,每次少2分钟,配合使用牙线 2. 减少碳酸饮料、甜食摄入,喝完及时漱口 3. 吸烟会加速牙周,建议戒烟 4. 牙齿有黑线、冷热敏感尽早检查,别拖到夜不能寐
如果已经出现牙疼症状,建议尽早到正规口腔机构拍片检查。早期治疗不仅痛苦少、花费低,还能大限度保住天然牙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