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腔预防保健真的重要吗?看完这5个关键点你就明白了
很多人觉得牙不疼就不用看医生,等出了问题才着急找牙科。其实口腔健康直接影响全身状态,做好预防保健能省下大把治疗费用。今天就来普通人容易忽略的口腔预防重点。
每天刷牙就够了?你可能漏了这些细节
早晚刷牙是基础,但多数人方法不对。建议使用软毛牙刷,以45度角轻轻颤动刷牙龈沟。挤豌豆大小的含氟牙膏足够,大力横刷反而伤牙釉质。别忘了舌苔也要轻刷,这里藏着的细菌会让口气变差。
牙医提醒:电动牙刷清洁效率更高,但手动牙刷用对方法同样有效。重点是要每次刷牙2-3分钟,每个牙面都要刷到。
牙线不是可有可无 它是牙齿的"带"
牙刷只能清洁60%的牙面,剩下40%的邻接面要靠牙线。取约30cm牙线,缠绕在两手中指,用大拇指和食指控制,呈C型包绕牙齿侧面上下刮擦。刚开始可能出血,坚持1-2周后牙龈炎症减轻就会改善。
注意:牙签不能替代牙线!硬质牙签会损伤牙龈,扩大牙缝,反而更容易嵌塞食物。
漱口水怎么选?看准这两个关键指标
含氟漱口水能增强牙釉质抗酸能力,适合蛀牙高风险人群;含氯己定的适合牙龈出血者,但连续使用不要超过2周。儿童要用专用无酒精配方,普通漱口水1-2次即可,过度使用可能口腔菌群平衡。
特别提醒:蓝色漱口水会让牙齿暂时染色,这是为了帮你看到没刷干净的牙菌斑,不是质量问题。
每半年一次的洗牙 比你想象的更重要
即使每天认真清洁,牙结石还是会慢慢形成。洗牙能清除龈上龈下结石,预防牙周病。整个过程大概30-40分钟,可能会有短暂酸胀感,但不会损伤牙齿。洗牙后1-2天避免吃过冷过热食物,少数人会有短暂敏感属正常现象。
常见误区:洗牙不会让牙缝变大,变大的缝本来就是被牙结石撑开的,只是之前被结石填满了没发现。
孩子的口腔保健 家长容易犯的3个错
误区一:乳牙坏了不用管。其实乳牙蛀坏会影响恒牙发育,会导致恒牙排列不齐。误区二:3岁才开始刷牙。实际上颗乳牙萌出就要用纱布擦拭。误区三:含着奶瓶睡觉。这会导致"奶瓶龋",建议1岁半开始戒夜奶。
实用建议:可以带孩子做窝沟封闭,这是卫生组织推荐的防龋方法,特别适合6-12岁恒磨牙刚萌出时。
这些症状提醒你该看牙医了
牙龈出血不是上火,是牙龈炎的信号;牙齿敏感可能是牙釉质磨损;口腔溃疡超过2周不愈要排查自身免疫问题;睡觉磨牙需要定制咬合垫。记住:定期检查比治疗便宜得多,普通检查几十块钱就能避免后续大额治疗费。
后提醒: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的口腔科,查看墙上公示的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,医生应佩戴有照片的工作证。预防保健做得好,七八十岁还能有一口好牙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