补牙是怎么回事?一篇文章说清楚价格、材料和全过程
吃颗糖突然牙疼,照镜子发现黑线?很多人次意识到要补牙时,往往已经拖到非处理不可的地步。作为口腔科常见的基础治疗,补牙远没有想象中可怕,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讲讲关于补牙的那些事。
什么样的牙需要补?
当牙齿表面出现小黑点或浅沟,刷牙时感觉酸疼,咬合有异物感,就要警惕了。这些可能是龋齿早期的信号。很多人以为"不疼就不用管",其实牙齿外层的釉质没有神经,等到真正疼起来,往往已经伤及牙髓,那时可能就需要根管治疗了。
建议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,医生用探针和口镜就能发现隐蔽的龋齿。特别是后牙咬合面那些沟壑,自己很难看清,X光片还能发现邻面龋,这些都要设备才能确诊。
补牙材料怎么选?
目前主流的有三种材料:银汞合金、玻璃和树脂。银汞合金强度高但颜色突兀,现在多用于后牙;玻璃能释放氟化物防蛀,适合儿童乳牙;树脂材料颜色接近真牙,前牙修复。
具体选哪种要看龋坏位置和程度。比如接近牙龈的部位,医生可能推荐玻璃,因为它对潮湿环境耐受性好;如果是门牙明显位置,自然会选用仿生树脂。价格方面,单颗从200元到800元不等,树脂相对贵些。
补牙全过程
很多人害怕牙钻的声音,其实现在技术已经温和很多。标准流程是:先局部麻醉(浅龋可能不需要)→去除腐质→消毒窝洞→填充材料→调整咬合→抛光。前牙一般30分钟内完成,后牙复杂些可能要40分钟。
有个细节很多人不知道:去腐时医生会保留少量受影响但可再矿化的牙本质,不是挖得越深越好。填充前会用酸蚀剂让材料粘得更牢,这个步骤可能有点酸,但在可承受范围内。
补完牙要注意什么?
刚补完2小时内别吃东西,24小时内避免用补牙侧咀嚼硬物。树脂材料完全固化需要时间,立刻进食可能导致材料脱落。如果发现补牙后咬合异常,要及时复诊调整,否则可能引发颞下颌关节问题。
日常护理更重要:改用含氟牙膏,学会巴氏刷牙法,牙线清洁邻面。补牙不是一劳永逸,统计显示5年内约有30%的补牙需要重新处理,主要就是因为清洁不到位导致继发龋。
关于价格的实话实说
费用差异主要来自材料和龋坏程度。浅龋补牙可能200-400元,中龋400-600元,深龋接近牙髓的可能要800元以上。有些机构引流,到店后却说需要加项,建议初诊时要求明确报价单。
报销方面,基础材料通常能报50%左右,但高端树脂可能需自费。需要注意的是,同一品牌树脂也分档次,不要只听"3M树脂"就做决定,要问清具体型号。
这些传言别轻信
有人说"补牙会越补越大",其实规范的备洞不会伤害健康牙体;还有人说"孕妇不能补牙",其实孕中期是期,拖着不治反而风险更大;于"银汞合金会中毒"更是误解,固化后的合金稳定性很高。
后提醒:发现龋齿尽早就诊,别等疼了才处理。现在很多机构有9.9元检查套餐,先做个基础筛查稳妥。牙齿问题没有偏方,越早干预,花的钱越少,受的罪也越轻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