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牙齿治疗:家长必须知道的6个关键问题
当孩子捂着腮帮子喊疼时,许多家长才发现孩子的牙齿问题已经发展到需要治疗的地步。儿童牙齿健康关系到孩子的咀嚼功能、面部发育甚心理健康,但很多家长对儿童牙齿治疗存在认知误区。今天我们就来儿童牙齿治疗中那些家长关心的问题。
一、乳牙坏了到底需不需要治疗?
"乳牙反正要换"是大的误区。乳牙从6岁开始替换,后一颗乳磨牙要到12岁左右才脱落。如果4岁就出现龋齿却不管不顾,孩子要忍受8年的疼痛和感染风险。临床常见5岁患儿因为乳牙龋坏,导致恒牙胚发育异常。医生建议:只要乳牙出现黑点、缺损或疼痛,就应该及时检查。
二、儿童补牙和有什么不同?
儿童牙科治疗更注重心理安抚。儿科牙医会使用"小蜜蜂钻头""牙齿沐浴"等孩子能理解的说法,治疗室常布置得像个游乐区。材料选择上,玻璃这类刺激性小的材料更常用。特别提醒:不要因孩子哭闹就放弃治疗,现在很多医院镇静服务,能让孩子在放松状态下完成治疗。
三、什么情况下需要做儿童根管治疗?
当蛀牙到达牙髓引起剧烈疼痛时,可能就需要根管治疗。儿童乳牙根管治疗和不同,会使用可吸收的填充材料,不影响恒牙萌出。家长常问的问题是:"做根管治疗会不会很疼?"实际上,在局部麻醉下,治疗过程几乎没有痛感,术后配合药,孩子通常第二天就能正常上学。
四、儿童矫正牙齿的佳时机是何时?
传统观念认为要等换完牙才能矫正,这是片面的。对于地包天、龅牙等情况,4-5岁就可以开始早期干预。美国正畸协会建议:所有儿童应在7岁前完成正畸检查。早期矫正往往只需佩戴简单矫治器,治疗周期短,费用也相对较低。
五、如何预防儿童牙齿问题?
预防胜于治疗这句话在儿童牙科尤其适用。除了早晚刷牙,建议家长:3岁起每半年涂氟一次;6岁恒磨牙萌出后及时做窝沟封闭;控制碳酸饮料和黏性糖果的摄入。值得注意的现象是:很多孩子刷牙时间不足30秒,家长可以准备沙漏或播放儿歌来帮助孩子养成刷牙好习惯。
六、看牙医时家长应该注意什么?
首先不要传递焦虑情绪,不要说"别怕,不疼"这类暗示性语言。治疗过程中,建议家长在等候区等待,很多孩子在没有家长在场时反而更配合医生。治疗后要遵医嘱,暂时避免吃过热的食物。如果孩子治疗后出现轻微不适,可以冰敷缓解,若持续疼痛需及时复诊。
儿童牙齿治疗需要家长、孩子和医生的三方配合。记住,良好的牙齿护理习惯和定期检查,才能让孩子远离牙科治疗椅的困扰。如果您对孩子的牙齿状况有疑问,建议尽早预约儿童牙医进行评估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