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体牙髓病是什么?从症状到治疗一次讲清楚
提到牙疼,很多人反应是“蛀牙”,但你可能不知道,真正让人痛到睡不着觉的,往往是牙体牙髓病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藏在牙齿里的“隐形”,用直白的语言告诉你它到底是什么、怎么治,以及如何预防。
牙体牙髓病的典型症状:这些信号别忽视
牙体牙髓病明显的症状就是——疼!但这种疼分阶段:早期可能只是喝冷水时一阵酸爽,中期变成间歇性抽痛,到了晚期,哪怕轻轻碰一下都可能疼到冒汗。除了疼痛,牙龈红肿、牙齿变色(发灰发黑)、甚莫名出现脓包,都是常见表现。如果拖久了,细菌可能顺着牙根蔓延到颌骨,引发更的感染。
为什么好端端的牙齿会得牙髓病?
常见的原因是龋齿没及时补。蛀牙一开始只是牙釉质受损,但如果放任不管,细菌就会攻破牙本质,直接入侵牙髓腔。另外,牙齿开裂、外伤撞击、长期磨牙,或者补牙时操作不当,也可能让牙髓“受伤”。有些人觉得“牙疼忍忍就过去了”,结果小问题拖成需要根管治疗的大麻烦。
治疗牙体牙髓病,哪种方法有效?
根据病情轻重,治疗方式分三种: 1. 早期(牙髓可保留):医生会清除蛀坏部分,用生物材料盖髓保护,再补上牙齿。 2. 中期(牙髓部分坏死):需要根管治疗,清理感染的牙髓,消毒后填充根管,后套上牙冠保护。 3. 晚期(牙髓完全坏死):如果牙齿已经保不住,可能只能拔除后选择种植牙或镶牙。 现在根管治疗技术很成熟,配合显微牙科设备,能清理感染,超过90%。
治疗疼不疼?费用贵不贵?
很多人怕看牙是因为“痛”的刻板印象。其实现在治疗前会打麻药,过程中基本无感。费用方面,单纯补牙几百元,根管治疗根据牙齿位置不同(前牙还是后牙),价格在2000-5000元不等。比起拖到拔牙再种牙(单颗费用上万),早治疗反而更省钱。
预防牙髓炎,记住这3件小事
1. 每年洗一次牙:哪怕天天认真刷牙,也有40%的牙面刷不到,洗牙能清理顽固牙结石。 2. 蛀牙别拖:发现黑线或小洞立刻补,别等疼了才后悔。 3. 避免“硬碰硬”:别用牙开瓶盖、咬核桃,运动时戴护齿套防外伤。
关于牙体牙髓病的常见误区
误区1:“牙不疼就不用管”——牙髓坏死后期可能反而不痛,但感染仍在扩散。 误区2:“根管治疗后的牙齿一劳永逸”——没有牙髓供营养的牙齿会变脆,好做牙冠保护。 误区3:“孕妇不能治牙”——孕期4-6个月是相对的治疗期,牙髓炎不治反而可能影响胎儿。
后提醒:如果突然出现剧烈牙痛,可以暂时用淡盐水漱口缓解,但千万别往牙齿上塞止痛药片(会灼伤口腔黏膜),时间预约医生才是正解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