龋齿填充哪种方式好?树脂、玻璃、嵌体优缺点全解析
牙齿上突然出现小黑点,吃东西总塞牙还隐隐作痛?这很可能是龋齿找上门了。作为口腔科常见的治疗项目,龋齿填充每年帮助上千万人拯救牙齿。但面对五花八门的补牙材料,到底选树脂、玻璃还是嵌体?今天就用大白话讲清楚它们的区别。
三种主流补牙材料拼
1. 树脂材料:性价比之选
像橡皮泥一样的复合树脂,现在已成为补牙界的"人气"。医生会把它一层层填进蛀洞,再用蓝光照射固化。大优势是能调出接近真牙的颜色,门牙修复也看不出痕迹。但要注意的是,树脂用久了可能出现边缘着色,咖啡茶爱好者建议每3-5年检查一次。
2. 玻璃:儿童专属款
这种会释放氟的材料,特别适合乳牙修复和易蛀体质人群。虽然美观度不如树脂,但自带防蛀,且对牙髓刺激小。不度较差,后牙咀嚼区可能撑不到两年就需要更换。
3. 嵌体修复:大蛀洞救星
当蛀洞超过牙体1/3时,传统补牙容易脱落,这时就需要定制瓷块或金属嵌体。像拼图一样严丝合缝嵌入牙齿,耐磨性提升5-8倍。不过需要两次就诊,价格也比普通补牙贵2-3倍。
补牙前后的常见疑问解答
Q:补牙到底疼不疼?
浅龋基本无感,中深度龋齿可能会有点酸胀。现在都有表面麻醉凝胶,怕痛的人提前说医生会处理。
Q:补完牙能立刻吃饭吗?
树脂材料需要24小时完全硬化,当天建议用另一侧咀嚼。玻璃需要更久,好忍耐1-2天。
Q:为什么补牙后还敏感?
这是正常现象,就像伤口结痂会痒。一般2周内会消失,持续疼痛要复查是否需根管治疗。
不同位置龋齿的修复方案
门牙区:纳米树脂,前牙专用材料能还原半透明釉质层
后磨牙:推荐高强度树脂或嵌体,承受50kg咬合力没问题
牙龈边缘:玻璃更适合,不容易刺激牙龈组织
影响补牙寿命的5个关键
1. 蛀洞大小:小于1/3的修复体更耐用
2. 日常维护:牙线使用能延长2-3年使用寿命
3. 咬合关系:夜磨牙患者建议加戴咬合垫
4. 医生技术:边缘密合度差会缩短一半使用时间
5. 材料选择:后牙区避免使用普通玻璃
后提醒大家,发现龋齿要尽早处理。小洞不补大洞吃苦,等到牙疼再治疗可能就要做根管了。定期洗牙时让医生帮忙检查隐蔽部位,多数蛀牙在早期阶段就能被发现。
具体适合哪种修复方式,需要医生评估龋坏程度、患牙位置和个人口腔状况。建议选择有显微补牙设备的机构,放大20倍操作能显著提升填充度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