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病不容忽视!出现这5个信号要当心
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吃苹果留下血印?这些可能是牙周病在敲警钟。作为口腔健康"隐形",牙周病在我国成年人中患病率超80%,但多数人直到牙齿松动才意识到问题的性。
什么是牙周病?
简单来说,牙周病就是牙齿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。从初的牙龈红肿(牙龈炎),发展到牙槽骨(牙周炎),整个过程可能长达数年。就像房子地基被掏空,牙齿终会因支持组织流失而脱落。
5个危险信号别忽略
1. 刷牙出血:健康的牙龈不会轻易出血,若连续3天出现血丝就要警惕
2. 持续性口臭:牙菌斑堆积会产生硫化物,普通漱口水难以消除
3. 牙龈退缩:牙齿看起来变长,牙根部分暴露
4. 牙齿松动:咬硬物时感觉牙齿"漂浮"
5. 咀嚼无力:像戴了橡皮手套拿东西,使不上劲
哪些人容易中招?
抽烟人群患病风险高3倍,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重度感染。孕期激素变化会让牙龈对菌斑反应加剧,而长期服用某些降压药可能导致牙龈增生。办公室久坐族、压力大的人往往忽视口腔清洁,也是高危群体。
科学防治记住这6点
1. 改良巴氏刷牙法:牙刷斜45度对准牙龈沟,小幅震颤清洁
2. 牙线使用要到位:每晚少清洁1次牙缝,C字型包绕牙齿
3. 定期洗牙很重要:每年1-2次清洁,清除顽固牙结石
4. 控制血糖血压:全身健康直接影响口腔环境
5. 缺牙及时修复:避免邻牙倾斜加重牙周负担
6. 选对洁牙工具:电动牙刷+冲牙器组合更佳
治疗需要分阶段
早期通过洁治和刮治能控制病情,中期可能需配合局部用药,晚期骨缺损时要做引导组织再生术。整个过程就像治理污染河流:先清理垃圾(菌斑结石),再修复生态系统(牙周组织)。
预防胜于治疗
建议每半年做1次牙周探诊检查,就像汽车定期保养。儿童从换牙期就要培养正确清洁习惯,中年人更要重视,避免"老掉牙"提前报到。记住:没有健康的牙周,再好的种植牙也难以长久。
当发现牙龈异常时,建议记录症状发生频率,用手机拍摄牙龈状态变化,这些资料能帮助医生更判断病情。别等牙齿松动才就医,早期干预能省下大笔治疗费用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