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牙到底有没有必要?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
很多人对洗牙这件事犹豫不决——听说会牙缝变大?怕疼?觉得刷牙就够了?其实,每年1-2次洗牙,是口腔科医生反复强调的护齿基础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洗牙那些事。
你以为的“干净牙齿”,可能藏了5年牙结石
哪怕每天刷牙三次,牙菌斑也会在死角堆积成牙结石。它们像水泥一样糊在牙根附近,刷牙根本刷不掉。有人洗牙时吐出一块黄色硬物,惊呼:“这是我嘴里的?!”那其实是堆积多年的牙结石。
更麻烦的是,牙结石会挤压牙龈,导致刷牙出血、口臭。长期不处理,牙龈萎缩、牙齿松动都可能找上门。北腔医院2022年数据显示,80%的成年人牙周问题始于未及时清理的牙结石。
关于洗牙的三大误区,医生听了直摇头
误区一:“洗牙把牙缝洗大了”
牙缝本来就是存在的!只是之前被结石填满,洗掉后“原形毕露”。就像搬家前清掉杂物,房间突然变空旷是一个道理。
误区二:“洗牙特别疼”
健康牙龈洗牙只有轻微酸胀感。如果疼,恰恰说明牙龈已经发炎,更需要及时处理。怕敏感的人可以选择超声波舒适洁牙。
误区三:“洗牙伤牙釉质”
正规操作的洗牙器械只在牙结石表面震动,就像用橡皮擦掉铅笔印,不会磨损牙齿。当然,路边小诊所的劣质设备除外。
这五种人,建议马上预约洗牙
1. 刷牙时牙龈经常出血的人
2. 牙齿内侧有黄色/褐色沉积物
3. 长期抽烟、喝咖啡、喝茶的人
4. 戴牙套超过半年没清洁的人
5. 备孕期的女性(孕期激素变化易引发牙龈炎)
洗牙全过程,原来只要30分钟
步:口腔检查
医生会先用探针检查牙龈状况,重度牙周炎患者可能需要分次清洁。
第二步:超声波去结石
仪器头部高频震动击碎大块结石,过程中会有水流冲洗,护士随时用吸唾器保持口腔干燥。
第三步:喷砂抛光(选做)
针对烟渍、茶渍,用细砂粉喷射,牙齿瞬间变光滑,色素不易附着。
第四步:涂氟保护
给牙齿涂上氟化泡沫,就像给手机贴膜,能降低短期内的敏感度。
洗牙后注意这3点,翻倍
1. 2小时内别吃深色食物(咖啡、酱油等)
2. 一周内避免冰饮刺激,用感牙膏
3. 饭后必用牙线,防止软垢变硬石
后提醒:洗牙不是美容项目,而是基础医疗行为。医院收费标准在200-400元,价格过低的要警惕器械消毒问题。看完这篇,是时候给牙齿做个“大扫除”了!
(本文参考《牙周病防治指南》及中华口腔医学会科普内容,更新于2023年8月)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