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口腔科:为什么孩子的牙齿健康要从3岁抓起?
近几年,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口腔健康,但不少人对“儿童口腔科”还存在误解。有人认为乳牙坏了没关系,反正会换牙;也有人觉得孩子太小,看牙医会害怕。其实,这些观念可能会耽误孩子牙齿的佳护理时机。今天,我们就来儿童口腔科那些家长必须知道的事。
孩子次看牙医应该在几岁?
很多家长问:“孩子多大需要开始看牙医?”建议是: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,或者晚不要超过3岁。早期检查能帮助发现牙齿发育异常、龋齿风险,甚不良习惯(如吮指、口呼吸)对颌骨的影响。
举个例子,有的孩子乳牙排列不齐,家长以为换牙后自然就好了,但实际上这可能影响恒牙的萌出方向。早期干预不仅能减少后期矫正的难度,还能让孩子更早适应牙科环境,避免恐惧心理。
乳牙龋齿不处理会怎样?
“乳牙反正要换,补不补无所谓?”这是大的误区!乳牙龋坏如果不治疗,可能引发以下问题: - 疼痛感染:蛀牙深了会导致牙髓炎,甚影响恒牙胚。 - 咀嚼功能下降:孩子可能因牙痛拒食,影响营养吸收。 - 发音和面容:前牙早缺失可能造成说话漏风,长期单侧咀嚼还会导致面部不对称。
临床中遇到过一名5岁患儿,因乳磨牙龋坏,恒牙胚被波及不得不手术拔除。如果家长能早点带孩子检查,或许就能避免这种情况。
儿童口腔科的“特殊服务”
儿童牙科和牙科有不同,主要体现在: - 行为管理:医生会通过游戏化沟通(比如把牙钻称为“小蜜蜂”),减轻孩子紧张感。 - 预防措施:涂氟、窝沟封闭这些操作,能降低60%以上的龋齿发生率。 - 针对性设备:儿童牙椅更小巧,部分机构还会配备动画片播放设备分散注意力。
家长日常能做什么?
除了定期检查,家庭护理同样重要: 1. 刷牙:6岁以下孩子需要家长帮助刷牙,尤其要清洁后牙咬合面。 2. 控制饮食:减少黏性甜食(如软糖)的摄入频率,睡前刷牙后禁食。 3. 观察信号:如果孩子经常揉脸、拒绝吃硬食,可能是牙齿出了问题。
后提醒:不要等孩子喊牙疼才就诊。每年1-2次常规检查,相当于为孩子的牙齿上了一道“保险”。现在很多医院和正规私立机构都有儿童口腔专科,提前预约还能减少等候时间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