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套怎么选?这份正畸指南帮你省钱又避坑
近发边不少朋友都在悄悄戴牙套,连办公室的95后小姑娘都开始讨论隐形矫正了。作为经历过两次正畸的"过来人",今天想和大家牙套那些事儿,帮你避开我当年踩过的坑。
先搞明白:你真的需要戴牙套吗?
很多人纠结要不要正畸时,该问的其实是这个问题。牙齿轻度不整齐、牙缝稍大这些情况,如果没影响咬合功能,其实不必跟风。但出现这些信号就要注意了:刷牙经常出血、吃东西总塞牙、下颌关节弹响,或者明显的地包天、龅牙影响面容,这时候牙套就不单单是为了好看,更是健康投资。
5种常见牙套真实测评
现在市面上的牙套主要分这几类:传统金属的、陶瓷的、舌侧的、隐形透明的,还有自锁托槽。金属牙套便宜,大概1-2万,但笑起来确实明显;陶瓷托槽远看不太显眼,价格贵个三五千;舌侧矫正完全看不见,但对医生技术要求高,价格通常4万起步;隐形牙套这两年很火,适合自律性强的人,每天要戴够22小时,价格3-5万不等。
有个误区要提醒:不是越贵的就越好。我见过花大钱做隐形矫正却三天两头忘戴的,还不如老老实实戴金属牙套的。关键要看自己的牙齿条件和配合度。
戴牙套要经历的几个阶段
刚开始戴的半个月真的难熬,牙齿酸软得连豆腐都咬不动。这个阶段建议备点婴儿辅食、粥和酸奶。等适应后,每个月复诊加力后也会酸两天,但没那么。整个周期一般1-3年,期间要特别注意口腔清洁,冲牙器简直是救命神器。
容易被忽视的是保持器阶段。我回矫正就是没好好戴保持器,三年后牙齿又跑偏了。现在学乖了,白天戴透明的,晚上换传统的,再多花半年巩固也值得。
这些细节能帮你省下冤枉钱
首先记得问清楚报价包含哪些项目。有些诊所初看报价低,但拔牙、拍片、保持器都要另收费。其次尽量选离家近的诊所,我同事每次复诊要坐两小时高铁,坚持一年就吃不消了。还有个小技巧:年底很多机构冲业绩,折扣会比平时大。
重要是选对医生。别光看,可以去卫健委官网查医生的执业资质,好选有10年以上正畸经验的。我现在的医生每次调整力度都刚好,基本不会出现网上说的"疼到睡不着"的情况。
成年人矫正会太晚吗?
在诊所见过来矫正的顾客里,40多岁的都有。医生说只要牙周健康,年龄不是问题。只不过成年人骨骼定型了,矫正时间会比青少年长些。有位35岁的顾客戴着隐形牙套谈成了大单子,客户根本没发现,倒是她越来越爱笑的自信帮了忙。
后提醒下:别被社交平台上的冲昏头。每个人的牙齿情况千差万别,别人戴两年能达到的,你可能需要三年。找医生面诊,拍片取模后制定的方案才靠谱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