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套怎么选?10年牙医总结的选牙套避坑指南
近后台收到不少关于牙套的:"金属牙套会不会刮嘴?""隐形牙套好吗?""30岁还能戴牙套吗?"今天就用大白话给大家讲讲牙套那些事儿,看完你就知道该怎么选了。
先弄清楚:你真的需要戴牙套吗?
牙齿不整齐不光是影响美观,还会带来很多健康问题。比如刷牙刷不干净容易蛀牙,咬合不好可能引发偏头痛,有些人说话漏风也是牙齿排列的问题。但并不是所有牙齿不齐都要矫正,建议先找正规医院拍个片子,医生会告诉你需不需要做。
有个简单自测方法:对着镜子看上下牙能不能自然咬合,前排牙齿能不能轻轻碰到下牙。如果明显对不齐或者完全碰不到,建议去检查下。不过终还是要以医生判断为准。
市面上常见的牙套有哪些?
现在主流的牙套分三大类,各有优缺点:
1. 金属托槽牙套:就是大家常说的"钢牙",价格便宜(1万左右),矫正力度强,适合复杂病例。缺点是明显影响美观,吃饭容易塞食物,刚开始可能会磨嘴。
2. 陶瓷托槽牙套:托槽是透明的,远处看不太明显(1.5-2万)。比金属的厚一点,矫正时间可能稍长些。注意喝咖啡茶容易染色,要经常清洁。
3. 隐形牙套:透明可拆卸的牙套(2-5万),美观度高,吃饭刷牙能取下来。但对自律性要求高,每天要戴满22小时,适合轻度到中度矫正。
选牙套容易踩的3个坑
误区一:贵的肯定好
不是所有情况都适合隐形牙套,复杂病例用金属托槽更好。关键要看医生方案设计,不是越贵越有效。
误区二:随便找家便宜的做
有些小诊所报价特别低,可能是用劣质材料,或者医生经验不足。正畸是长期过程,选错医生可能要多花一倍时间。
误区三:矫正越快越好
正常牙齿每月1毫米左右,宣称"快速矫正"的要当心。加力过大可能损伤牙根,欲速则不达。
戴牙套前必问医生的5个问题
1. 我的情况适合哪种牙套?
2. 整个疗程大概要多长时间?
3. 复诊频率是怎样的?
4. 矫正过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项?
5. 矫正完成后需要戴保持器吗?戴多久?
过来人的贴心提醒
刚开始戴牙套那几天确实不舒服,牙齿使不上劲,可以吃点软的流食。准备个正畸蜡,托槽磨嘴时能临时缓解。牙刷要换成正畸专用的,牙缝刷也要备着。
重要的是按时复诊,不要自己调整牙套。有次遇到个患者觉得进度慢,自己用钳子紧托槽,结果把钢丝弄断了,反而耽误了治疗。
成年人还能做牙齿矫正吗?
当然可以!现在40多岁来做矫正的都很常见。年龄主要影响的是矫正时间,成年人骨骼定型了,可能比青少年多戴半年到一年。关键是要选对医生,做好口腔检查。
后提醒下:别被网上那些前后对比图迷惑,每个人的牙齿基础不同,也会有差异。建议少面诊2-3家正规机构,对比方案再决定。一口好牙值得等待,千万别贪快求便宜。


